共 2 个成语
成语解释:子:指儿女。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,城内粮尽,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。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。
成语出处: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易子而食之,析骸而炊之。”
成语解释:喻育子之艰辛。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冻苏秦》第二折:“且休说怀耽十月,只从小偎干就湿,儿口气抬举他偌大,恰便似燕子衔食。”